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各题。图中河段,流速最快的是
A.A | B.B | C.C | D.D |
关于图示区域的正确说法是
A.甲河谷北侧地表径流流速快于南侧 | B.乙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丙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 D.河流从丁地流向甲地 |
读图4,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c为岩浆,则
A.a一定为沉积岩 B.b一定为岩浆岩
C.从b到a为变质作用 D.从a到o为外力作用
2.若弧abc为某地6月22日太阳升落示意图,b点太阳高度为70°,太阳升到b点时北京时间为13点,则该地地理坐标为
A.43°26ˊN 135°EB.3°26ˊN 105°E
C.3°26ˊS 135°E D.43°26ˊS 105°E
3.若弧aoc为60。N且为昼弧的全部,b点纬度为82°30ˊN,弧ao=弧oc=弧ob,则
A.a点日出地方时可能为9点 B.c点日落地方时可能为2l点
C.c点此13后昼变长 D.c点此日后昼变短
冰期雪线下降,冰川前进;间冰期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图3表示太阳辐射量变化在两个循环过程中,对气候要素变化特性和冰期的影响。横坐标表示时间,时间向右增加。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①太阳辐射增强时期是冰川消失时期
②太阳辐射下降前期是冰川发育时期
③太阳辐射量在最大值时是冰川消失时期
④太阳辐射量在最小值时是冰川发育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关于图中间冰期的错误叙述是
A.A阶段形成间冰期的主导因素是气温
B.B阶段形成间冰期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C.图中有两次温暖湿润问冰期和一次冷干间冰期
D.图中有一次温暖湿润问冰期和两次冷于间冰期
图2为“纬度相近的A、B两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1~2题。
1.A、B两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①B地区受台风影响②A地区深处内陆
③B地区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④A地区地形复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A、B两地区自然带分布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相同
B.A、B两地区的自然带均未在纬度变化方向上产生地域分异
C.由B地区到A地区的自然带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D.由B地区到A地区的自然带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
读表1回答1~2题。
1.对丹麦1980年—2005年期间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消费所占比例最大
B.煤炭消费所占比例一直下降
C.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幅度最大
D.石油消费量下降最多
2.下列对丹麦能源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源利用多样化
B.能源对外依赖性降低
C.能源结构得到优化
D.能源消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图1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立方千米/年l~3题。
1.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A.洪水径流量增加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C.有效水量增加
D.污染水量增加
2.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每年的7000km3增加到9000km3
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多 B.节水农业的发展
C.修建水库 D.河流流量增多
3.下列叙述中属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节能工业 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