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各题。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读下图,某地地质灾害成灾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地理环境特征最有可能的是()
①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②地表植被覆盖较好
③地形较为平坦④地表岩石破碎,多松散碎屑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列措施中,可以防御此类灾害的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会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C.太阳活动对气候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产生“磁暴”现象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东十区)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污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震发生时,日本的区时是()

A.11日11时46分 B.11日15时46分
C.12日11时46分 D.12日15时46分

该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正向南移 B.北半球,正向北移
C.南半球,正向南移 D.南半球,正向北移

下列从属关系中,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火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D.太阳—地球—月球—哈雷彗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