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依宪治国在此次中央全会得到了充分强调,“坚持依宪治国,这个调子没有变,但是越来越强调了,把它正式写进党的决议里面,这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这一理论主张和治国纲领在当下已取得基本社会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然而这部被视为“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的宪法很快就被束之高阁。1982年,“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被写入宪法序言,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两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由此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执政党对建国之后前30年治国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使然。
(1)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依据。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蕴含的哲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而总的趋势是融合。中国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接纳西方文化,或者说,中国要走向世界,如何在文化上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交融?这一直是人们思考和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外域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外域平等交往的例子,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照搬异文化的情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对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我们对待外域文化应该采取和坚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为什么?(10分)

材料一: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部分代表时强调,广大公务员要做勤奋学习的模范。要求公务员要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增长才干。
材料二:2009年9月19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勉励青少年从小就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保持持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本领。
请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009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上强调,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学,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学,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面对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我国应该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9年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接见全省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时号召全社会学习残疾人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A.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B.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
D.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背景材料: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论,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15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