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考核官吏的内容因职务而异, 据《宋史·职官三》记载,以“七事”考核监司。七事为“一曰举官当否, 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 四曰兴利除害, 五曰事失案察, 六曰较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以“四善”、“三最”考核守令。四善为“德义有闻、清谨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三最为“狱讼无冤、催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是治吏的重要工具之一,事关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不仅涉及到对其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和财经法纪的审计考核,而且还要做出评价,确定等级,作为对官吏赏罚任免升降的重要依据。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
材料二 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
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颂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据人教版教材、教参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官吏考核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材料三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三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具体指什么?(2分)请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4分) 材料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对华盛顿的主要贡献作出简要评价。(4分)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情?(2分)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两位哲人,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
(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他们的历史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2)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4)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
资质 |
本性 |
体格 |
教育 |
责任感 |
统驭 |
应变 |
私生活 |
机遇 |
得分 |
名次 |
|
顺治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下 |
下 |
中 |
83 |
8 |
康熙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 |
1 |
雍正 |
中 |
下 |
中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107 |
3 |
乾隆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110 |
2 |
嘉庆 |
中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95 |
4 |
道光 |
下 |
中 |
中 |
中 |
上 |
下 |
下 |
上 |
下 |
85 |
7 |
咸丰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上 |
中 |
下 |
下 |
93 |
5 |
同治 |
中 |
中 |
中 |
下 |
中 |
下 |
下 |
下 |
中 |
68 |
9 |
光绪 |
中 |
中 |
下 |
中 |
中 |
中 |
下 |
上 |
下 |
87 |
6 |
孙中山 |
/ |
/ |
/ |
/ |
/ |
/ |
/ |
/ |
/ |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
“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
康熙帝“本性”的打分是“上等”,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
(5)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一个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一方,弱者碰壁,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一样。
——诺曼·安吉尔《大幻影》(1909年)
材料二作为判断一场争执的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酌狡猾奸诈。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一千万名死者和两千万名伤残者……正是此案出具的用以判定罪责和处罚双方凶手的可怖判决书。
——大卫·劳合·乔治《战争回忆录》(1933~1936年)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军备竞赛”的根源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