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二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的民主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2分)概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的? (7分)
(10分)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外历史上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同
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延续本身的传统、呈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
人类文化艺术的共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
谓一代之尚也。
——(清)马宗霍《书林藻鉴》
(1)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谁?(2分)该图所示该书法家代表作品(《兰亭
集序》)中的字体是什么书法字体?(1分)
材料二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苏轼
(2)该图(宋·马远《山径春景图》)属于“士大夫画”,“士大夫画”又被称为什么画?(1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画有何特点?(2分)
材料三这种音乐所特有的战斗性,令人想起产生它的时代。……在他生命晚期最熟知他的
申德勒说:“他主张无限制的自由与民族的独立……他渴望法国实现普选……。”……于是他
接连写下《英雄交响曲》……。
——(法)罗曼·罗兰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2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指出其作品《英雄交响曲》蕴涵的时代
精神。(2分)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
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
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三教是教学用书》(岳麓书社版)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
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
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均有较大发展,请列举一例说明?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说明宋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2
分)(3)宋词、元曲,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
(4)这时期什么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
画作品出现,请举一例说明。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
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
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
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
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
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
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
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
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中的主要影响。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
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
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
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 ——《尚书》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
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
射各一人。——《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
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
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
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
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
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4分)
材料五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
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
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试举例说
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不同?
(5)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