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台湾,因为国民党当局同情明朝郑氏之“正统”意识型态,所以施琅长期得到负面评价。民间也同情郑家,将施琅视为与吴三桂相同的汉奸卖国贼。在反对大陆的人眼中,施琅代表大陆进犯台湾的侵略者,因而评价也以负面居多。
——百度百科《施琅》
材料二 康熙帝任用施琅收复台湾后,许多大臣认为台湾“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施琅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多年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红毛”(西方殖民者)“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一旦让其占有台湾,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康熙帝决定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派兵驻防。
——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台湾上下对施琅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说你对施琅的看法。
纸上谈农将对应的图片序号填写在答卷相应的空格处。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在春秋战国以前是以耒、_________为主;
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铁农具和___________;汉代发明的新式播种工具是__________;
唐代___________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农具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 |
![]() ![]() |
① |
② |
![]() ![]() |
![]() |
③ |
④ |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主要是针对
A.英国 | B.法国 | C.俄国 | D.法国、俄国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和亚洲独裁国家的结合,绝不会使我们在为自身生存和民主事业而昂首前进的道路上止步不前,绝不会停止我们对正为遏制它们而战斗的几乎是最后的自由民族的帮助,它们正在远离我们国门的地方抵抗侵略者。……美国人民、所有美洲国家的人民都反对绥靖主义。
----1940年10月12日罗斯福在国会上演说
材料二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三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订购了不少于36亿美元的军事及后勤物资。此外,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大力扶持日本经济。据统计,仅1954~1958年年间,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援助就达4.66亿美元。
----《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下册)
材料四西欧、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政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对日本“反对绥靖主义”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2)材料二中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与日本关系又有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1)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什么?
(2)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
(3)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又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4)简要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或措施)及其主要目的。
简要分析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的原因,指出中国社会主要政治力量面对日本侵略的反应,并概要说明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