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 |
有银镜生成 |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
B |
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
红色加深 |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C |
向1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Fe(OH)3 |
D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硝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
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
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
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4种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右图。其中甲和X不可能是
A.甲为Fe,X为C12 |
B.甲为SO2,X为NaOH溶液 |
C.甲为C,X为O2 |
D.甲为AlCl3溶液,X为NaOH溶液。 |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是还原剂,其中N元素被氧化 |
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 |
C.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N的物质的量为3.2mol |
D.每转移1 mole﹣,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L |
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A.③⑤⑥ | B.①② | C.③⑤ | D.①③④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O2分子总数小于0.1NA |
B.50ml,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C.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
D.6.8g液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