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同主族,Y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W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的离子半径大于Z3+的离子半径 |
B.W、X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强 |
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Y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H+)>c(OH-) |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
C.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4.75 mol·L-1 |
D.向X点所表示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5 mol·L-1 NaOH溶液 :c(H+)=c(CH3COOH)+c(OH-)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
红色加深 |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
Y |
||
Z |
W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3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X<W<Z
C.室温下,Z和W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D.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某有机物Z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生成机理可由X与Y相互作用:
X Z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Z结构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
B.Y的分子式为C9H8O3 |
C.1 mol 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8 mol NaOH |
D.Z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甲图乙图丙图丁
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0 |
B.图乙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醋酸 |
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D.图丁表示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生成CO2与所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