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SO32- |
B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 |
向0.1mol/LAgNO3溶液中滴加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入0.1mol/L KI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
比较AgCl与AgI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
D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酸性溶液中加入Mg(OH)2,加热并搅拌,过滤。 |
除去MgCl2酸性溶液含有的少量FeCl3 |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越小。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 D.铜和浓硝酸制备硝酸铜 |
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NaCl+□H2O
(2)在上述反应中元素被氧化,当3molCl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3)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氧化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
在KClO3+6HCl==KCl+3Cl2↑+3H2O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A.1:5 | B.5:1 | C.1:3 | D.3:1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
B.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Fe3++3H2O |
C.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Fe2++4H++NO3-=Fe3++NO↑+2H2O |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Ba2++2HCO3-+2OH-= BaCO3↓+CO32-+2H2O |
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A.不含NO3-,可能含Fe3+ |
B.不含Fe3+,可能含NO3- |
C.含有Cl-但不能确定是否含I- |
D.含有I-但不能确定是否含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