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 C.国力对比变化 | D.文化途径迥异 |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可能是
| A.大清帝国国歌 |
| B.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国歌 |
| C.伪满洲国国歌 |
| D.新政协征集的国歌之一 |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 B.华兴会 | C.共进会 | D.同盟会 |
如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
| C.甲午战争后不久 |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
美国公使贝田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已取得在华势力的绝对优势 |
| B.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 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经完毕 |
|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 |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此前签订的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 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 日本取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
D开本割占了台湾、澎湖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