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家长色变的“激素食品”
云无心
许多人认为,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和现今很多食品中含有激素有很大关系。听说如果水果蔬菜中被添加雌激素,就会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
真相究竟如何呢?
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
“儿童性早熟”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医生在内,许多人都把“施用了植物激素”的蔬菜水果当作了罪犯。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望文生义错误。
在农业生产上会用一些化学物质去处理植物,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加符合我们预期,比如加速成熟或者促进长大等等。它们是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物质,或者与之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规范的名称是“植物生长调节素”,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称为“植物激素”。因为这个名称,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会促进儿童提早发育,出现性早熟。
实际上,植物激素对人一点作用也没有。它们的作用机理,是进入植物后与细胞中的特定分子结合,产生信号,开始或者延缓植物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这些基因表达和植物的发育过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本来就会发生,植物激素只是改变了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强度而已。这种改变并不会产生植物本来不产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传说中的“有害物质”。
人的性发育也是激素分泌的结果。但是人体中没有与植物激素结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对人就无法产生任何信号。这个道理就像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可以使植物受精长出种子,但不会使女士们怀孕——即使在遍地鲜花、植物的精子四处飘散的春天,女士们也不用担心会被花粉弄怀孕。
儿童性早熟的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
但是儿童性早熟的报道确实越来越多,人们就想当然性地归结为“吃了某某食品所致”。实际上,这是一种“注意力偏差”。现在的人们对于孩子的发育状况更加关注,而资讯又很发达,所以儿童性早熟的案例就会被大家所知晓。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正常情况下一万个儿童中会有1到2个发生性早熟。在女童中这个比例更高,5到9岁的女孩中这个比例能达到万分之八的比例。在一个大城市里,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会有几十万人,也就会有几百个孩子出现性早熟。在儿童医院中,也就自然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多起儿童性早熟”的病例。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对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却还知之甚少。因为找不到原因,也就给了人们胡乱猜想的空间。但是,科学理论和实践都显示,植物激素不会是原因。而所谓奶粉中的雌激素,也不是原因——因为,所有检测过的奶粉中的雌激素含量,比母乳中的雌激素含量还要低。而“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新闻,后来已被曝出是奶粉行业恶性竞争而进行的陷害。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
蔬菜水果重中的植物激素不应该担心,奶粉中的雌激素不值得担心,不过环境中的“类雌激素”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
无论男女,人体都会分泌雌激素。人体会自己调节,让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处于合理水平。环境中有一些物质,虽然在分子结构上可能与雌激素相差较大,却仍然可以影响人体雌激素的水平。
目前发现的环境雌激素很多。塑化剂是其中的一类,比塑化剂更普遍的环境雌激素是某些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比如人们熟知的滴滴涕。还有一些工业污染物,比如多氯联苯、二恶英。一些药物比如避孕药自不必说含有雌激素,甚至有些洗涤用品的成分也有雌激素活性。甚至有一些重金属,比如铅、汞、镉等,也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
许多天然植物中也有一些成分具有环境雌激素,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豆类中的异黄酮。全谷以及蔬菜水果中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也具有雌激素活性。不过,它们的活性很弱,在正常的食用量下难以影响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它们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所以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还是应该尽量让孩子们吃蔬菜。
理性面对儿童性早熟
医学上还不知道儿童性早熟是如何产生的,自然也就无法知道如何预防。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儿童性早熟报道中,“专家”“医生”们所指出的饮食原因,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如果父母们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也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就无能为力。大家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前面提到的那些“环境雌激素”,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孩子性早熟的状况,就应该尽早求医诊治。儿童性早熟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就可以把影响降到最低。
文章以人们的错误认识开头有什么作用?植物激素为什么不会对人体产生害处?
这篇科普说明文中用了较多的说明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请结合文意,谈谈家长应该怎样预防和处理儿童性早熟。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侠”在宋代,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存在趋于消失,但歌咏侠的文学作品却延续不衰。体现大众文化道德准则的侠伦理在唐代开始渗入到精英文化中,使“侠”的道德关系和伦理准则得以确立,侠义精神中的一部分也就成为全民接受的规范而积淀于民族文化传统和国民性中。至宋代,经过儒家伦理兼容并包的改造,“忧国忧民”等一系列儒家观念更扩大了侠的伦理内涵。在被视为“艳科”的宋词中,闪烁着侠文化的异彩。尽管受到词的体裁限制,宋词并没有全面体现宋代侠文化的所有特征。
传统的侠虽然“羞伐其德”,但重视个人名誉,信守承诺,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维护自己的名誉。到了宋代,由于唐代侠文化和上层文化的相互交融及对士大夫影响至深的宋代儒学对侠文化的渗透,使宋代的侠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侠的精神从小群体的江湖侠义进一步升华到了家国大义,不仅“为国为民”,还进而和建功立业的要求结合起来。这一重大变化,显然和继承侠文化的主体为文人士大夫是分不开的。
宋词中作为侠义伦理传承主体的文人士大夫亦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儒家积极人世、乐观进取的思想,必然植根于其灵魂深处。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可见,苏轼幼年就立志要成为范滂那样为官清厉正直、疾恶如仇、奋发有为之人。对文人士大夫而言,儒家思想终其一生的浸染,使他们给侠伦理注入新内容实属在所难免。与此同时,贯穿于整个宋代的民族矛盾以及两宋的最后灭亡,使文人士大夫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空前强烈。他们抚剑悲歌,谱写了一曲曲激昂慷慨的篇章,表达了驱除鞑虏、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抒发了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苦闷悲愤,怒斥贪鄙误国的奸佞小人,表现了冲天的侠节豪情。在这些词中,“剑”的意象频繁出现,作为侠伦理的核心意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成为文人士大夫侠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精神的象征。
宋词中的侠文化表现出的建功立业的特征,使侠义精神和儒家正统思想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建安游侠诗“积极刚健的入世情怀”,同时又有所发展。一方面升华了侠义伦理,而但另一方面也喻示着侠伦理精神的蜕变,当侠阶层退隐在历史的幕后,知识分子继承并改造了侠的伦理精神,此后,侠的独立品格逐渐失落了,明清侠义小说中为官府效力的爪牙可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侠的核心特征。同时,宋词对侠文化的表现与描写,也拓展了宋词的题材,塑造了鲜活多样的侠客形象。
下列关于“侠”和“侠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侠是一个特殊阶层,传统意义上他们重视个人名誉,信守承诺。这与宋词中的侠客形象有所不同。
B.侠作为歌咏的对象,在文学作品中虽然延续不衰,但其独立品格在文人士大夫的继承改造中却逐渐失落,至明清则完全没有了核心特征。
C.宋代侠文化中,侠的精神突破了小群体的江湖侠义,表现出与建功立业的要求相结合的为国为民的新特点。
D.侠文化在宋词中表现出的新内涵,既是对传统侠义伦理的升华,也喻示着传统侠伦理精神的蜕变。

下列各项,哪一项不属于宋词中的侠文化表现出的建功立业特征的原因

A.侠义伦理传统的传承者是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儒家思想的信奉者。
B.唐代侠文化和上层文化相互交融以及宋代儒学的渗透。
C.宋词中塑造了鲜活多样的侠客形象,他们抚剑悲歌,有着冲天的侠节豪情。
D.民族矛盾和两宋的灭亡激发了文人士大夫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侠的伦理升华到家国大义与其传承主体受儒家思想终其一生的浸染有关。
B.宋代侠文化的所有特征之所以没有在宋词中全面体现出来,是受被视作“艳科”的词的内容限制。
C.侠伦理深入精英文化中,使部分侠义精神在唐代成为全民接受的规范而积淀于民族文化传统和国民性中。
D.尽管宋代侠这一阶层已趋于消失,但其精神特性却为两宋的文人士大夫所继承,并表现在宋词中。

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上帝的花园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潇洒大方。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去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呆在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敞开,只要能接受到阳光,并没有特别的忌讳。有多少人能珍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美。
现在,我看着自己停在键盘上的两只手,可以自如地伸展、弯曲、合拢,十个指头都能灵活地打击键盘。最大的奇迹是,手能从地上拣起一根针,能挤牛奶,能写字画画,能举杯、握剑、摘花,能接住一个远远扔来的球。它还能表达意见和感情:同意或拒绝,依依不舍,无限温柔地抱起一个婴儿,拭去对方的眼泪……有一次,看到小孩在搭积木,我对朋友说:“不要把这双手看成只有几年的历史,它是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远不只是火、铁器、文字和婚姻制度。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古人每恨海棠无香,鲫鱼多刺,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 我瞪着眼说:“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 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鱼的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尽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所以你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园对人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花园好了,于是某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人工生物圈。尽管里头借用了不少旧世界的材料,试验者们还是呆了两年就赶紧逃了出来。
有时,我们能从没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从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乱走走。见到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池心一平如镜,手痒痒的,就捡块石子打“水漂” ,石子仿佛蜻蜓点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树林子空荡荡的,没有野生动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腐叶,踩在脚下,充满弹性。偶尔能见到一两朵明艳的小花,像幽静的美人,自开自落。透过浓阴的一缕阳光打在一丛什么蕨类植物上,逆光看去,叶绿得透明,仿佛可见叶脉中汁液在流动。我就这样在林子里逗留几个小时,把攥紧的骨髓和灵魂摊开,仿佛一朵花、一棵草,被宏伟的自然环绕并轻盈地托起,矫健、灵敏而单纯。除了上帝的花园,我们在哪里还可以这么自由地徘徊,充满惊喜和依赖?在哪里还能如此深切地体会生命中的美感,像宇宙一样深沉?
(选自《散文天地》,有改动)
文章首段“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我“迷恋”它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条列出。
请根据语境回答:
①为什么说“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
②“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一句中,
“上帝的目的”是
“人类的目的“是
“上帝的花园“指什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兼具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散文,深刻、抽象的思索与丰富形象的细节描写巧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B.首段运用对比、类比的手法,托物言志,表达了对一些美好品格的热烈赞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作者认为自然是上帝创造的,反对人为改变基因,不相信科学家能建造出可以真正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工生物圈。
D.末段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凭借丰富的感觉和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种自然、静谧、物我合一的意境。

E.文章前半部分选取树和手这两个人们十分熟悉的意象,分写自然与人;后半部分则主要表现自然与人的联系。

(共9分,3小题)
何 为 国 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料积累的丰富,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国学古为今用的任务可能还会不断有所调整和发展变化,在重建国学的过程中出现认识分歧和“百家争鸣”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把包括古典文献、出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祖先的丰富馈赠保护好,保存下来,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和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学者建议暂时不要用“国学”的概念,因为它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内涵笼统、模糊而且外延边界不清。
B.广义的国学和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C.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从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的角度界定的,也是多数学者所达成的共识。
D.作者认为,国学是个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它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

下列说法不属于“国学内涵丰富”的内容的一项是()

A.因为在学术内涵方面,国学和现代学科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因此国学与文、史、哲是并列的一级学科。
B.国学内容宏博,仅《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就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C.《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集了一万三千余种历代中医古籍,因此说国学是“一座山”,没有任何夸张。
D.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既可以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也可以是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它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就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体系的分类法。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它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等。
D.对于国学,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冰冻圈:气候研究的核心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面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种类的冰、雪和冻结土。研究冰冻圈各组成部分的各种特性、生消过程、演化机理、古环境记录、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均属于冰冻圈科学的范畴。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陆地表层)、生物圈一起,被认为是影响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层。
冰冻圈作为冻结的水体,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气候变化影响冰冻圈的变化;反之,冰冻圈通过其反照率、温室气体源汇、气溶胶等作用影响气候变化。21世纪初期启动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新的核心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确立了国际冰冻圈研究的四大领域:陆地冰冻圈与寒区水文气象、冰川(盖、帽)与海平面变化、海洋冰冻圈与高纬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冰冻圈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将冰冻圈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应用、重大计划推动,开展全球尺度的系统性、集成性研究已成国际趋势。
我国是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发育最好的国家。冰川面积达59425平方公里,多年冻土区面积约220万平方公里,稳定积雪区(积雪日数超过60天)面积约420万平方公里。我国冰储量折合水量约为50000×108立方米,相当于5条长江年径流量,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固体水资源,不仅有重要的气候效应,还是干旱区和绿洲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寒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水源。我国冰冻圈还是亚洲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区域,每年平均冰川融水量约为600×108立方米,直接滋润着流域内27亿人口。在全球变暖、冰冻圈退缩的背景下,冰冻圈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我国也是受冰冻圈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变暖,冰川的加速融化和冻土的退化,与之相关的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冰崩、雪崩以及冻土热融等各类冰冻圈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强度增强,范围扩大,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交通、建筑、信息等的畅通。
冰冻圈研究可为系统评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冰冻圈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储存于冰冻圈内的气候环境信息十分丰富,如积雪、河湖海冰、冰川与极地冰盖的范围与冰量的变化、冰层内各种物质的浓度、冰缘地貌、泥炭沉积、地下冰、钻孔温度等均能反映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冰冻圈介质,尤其是冰芯,可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丰富的、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记录,成为各国科学家“抢手”的研究对象。冰冻圈研究可为认识地球气候变化机制、提高气候模式的预测能力提供理论基础,为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冰川变化是我国西部水资源和灾害的重要因子,对未来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灾害防治影响深远;广泛分布的雪盖和冻土变化是高海拔和高危地区地表土壤墒情变化的关键决定因素,对地表植被、土壤水分、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极为重要。深入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西部地区人们生存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下列对“冰冻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冻圈是指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地球表面的部分,包括所有种类的冰、雪和冻结土。
B.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称为影响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层。
C.冰冻圈作为冻结的水体,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反之,它对气候影响也非常明显。
D.冰冻圈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可为认识地球气候变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下列对“我国冰冻圈”情况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冰冻圈是中、低纬度地区发育最好的冰冻圈,冰、雪和冻结土种类比较齐全。
B.我国冰冻圈面积广,储量大,冰储量折合水量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的五倍。
C.我国冰冻圈是亚洲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区域,每年的融水量约为50000×108立方米。
D.我国冰冻圈是我国西部干旱区和绿洲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寒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水源。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冰冻圈科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各组成部分的各种特性、生消过程、演化机理、古
环境记录、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
B.冰冻圈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
域之一,也是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C.21世纪初期启动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新的核心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将冰冻圈
视为一个整体,开展全球尺度的系统性、集成性研究。
D.随着全球变暖、冰川的加速融化和冻土的退化,我国已成为受冰冻圈灾害影响最为严

重的国家,各类冰冻圈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强度加强,范围扩大。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与冰冻圈计划确立的四大研究领域告诉我们:海平面的上升与冰川(盖、帽)的
消融有直接的关系。
B.我国是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冰冻圈是影响全球
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C.冰冻圈介质,尤其是冰芯,可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丰富的、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记录,
这是我国多次南极考察冰盖钻探的主要目的。
D.全球变暖,导致冰崩、雪崩以及冰湖溃决等各类冰冻圈灾害频发。如果全球变冷,这

类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就可能降低。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小题
彩 票加斯基尔
 在西班牙,除了斗牛和足球以外,最热门的就数彩票了。几乎每星期都有抽奖,但历史最悠久的则是圣诞节前开彩的那种。头奖为五千万比塞塔,合美元一百二十五万。而且还免税。
这种彩票一年四季在西班牙各地出售,每个号码分为一百份,大多数人都只买一份,价值为一美元。中奖号码公布时,西班牙人全都停止工作,废寝忘食,没有心思考虑其它事情。
  五十年代的一天,我沿着马德里的普拉多大街行走,路过一家咖啡馆时,看见人们正在心情紧张地围观公布的中奖号码。像绝大多数西班牙人一样,我也买了一张彩票。当我掏出钱包看自己那张彩票时,手不禁颤抖起来。我的号码是141415。而头奖号码是141414。我从来没中过奖,但这次的号码太接近了……就是我这一份,也可得美金一万二千五百元。接着,我开始回忆这张彩票是在什么地方买的,怎样买来的。我几乎就像自己中了奖那样兴奋。那是那年夏天,我到巴利亚利群岛度假时的事。有一天晚上,我偶然去马约卡岛的帕尔马市的“双狮酒家”喝酒,像帕尔马的许多居民一样,我很喜欢那个地方,店里凉爽舒适,酒美价廉,而且大家都喜欢年轻的店主赫南多。
赫南多虽是店主,但实权却在他老婆手里,她就连赫南多本人也管得很严。我不知道玛丽娅是不是真的比赫南多力气大,但她给人的印象却是如此。她嗓音尖厉,酒馆里的一切都休想逃过她那一双锐利的黑眼睛。要是赫南多向一位瑞典金发女郎笑上两次,或想让一位手头拮据的老朋友赊账,玛丽娅就会说出刻薄的话,或者是狠狠地瞪他。赫南多便会立刻屈服,低声地说:“是,亲爱的。”
有一天晚上,玛丽娅回乡探望母亲去了。她一走开赫南多马上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的眼睛更加明亮了。抱着吉他自弹自唱时的声音也更加浑厚深沉了。这时,有个卖彩票的小贩走进店来,赫南多便说要看看圣诞彩票还有哪些号码,他迅速地翻阅了一篇,取出一沓沓套票:“好兆头!天上来的好兆头!”
他抓住我的胳臂。“我的美国朋友,你瞧!我是本月14日出生的,而这个号码重复了我的生日三次—141414”
小贩微笑着准备像往常一样把那张占百分之一的彩票撕了下来。
“不要撕!”赫南多喊道,“老天有眼,聪明人是不会错过机会的。我把这一套一百张全买下来!”
店里立刻鸦雀无声,一套要一百美元的,对一个小酒店来说,可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有人在私下议论:“玛丽娅会说什么呢?”
赫南多听见这话怔了一下,紧接着他忿忿地大声说:“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说到做到,把钱匣中的钱全都倒了出来。可还不够,他又回家去取了些,总算把钱凑足了。那天晚上,差不多每个人都买了一张彩票,我也像往常一样买了百分之一,号码比他大一号:141415。
现在,我漫步在普拉多大街上。心里想着赫南多拿了这笔钱会干什么呢?他会离开他那泼辣的妻子,卖掉酒馆去过奢华的生活吗?
几个月后,我才得空再次到帕尔马去。飞机在下午三时降落,走出飞机场,我径直奔“双狮酒家”走去,到近处一看,并未发现它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我走进店去,见赫南多独自坐在桌旁看报。看见我,他立刻满面春风地站起来。“欢迎,先生,好久没到小店来了!”他连问也没问,便去拿了一瓶我喜欢喝的白葡萄酒来。
  “恭喜啊!”我举杯向他道贺,“恭喜幸运的百万富翁!”当我告诉他因见到这里依然如故而喜悦时,他很不自然地笑了。
“不,先生,”他说,“变化还是很大的,你还记得当时有人问我,要是玛丽娅知道了我花那么多钱买彩票会怎么样吗?”我点了点头,示意记得,而他却惋惜地摇头叹息,“那人说得真对!”
原来玛丽娅像野猫一样,又吵又闹,非让他卖掉彩票,收回钱来不可。
“最后我只得让步,先生。”他耸耸肩膀说一个人不能成天生活在狂风暴雨之中,可是把那么多彩票脱手,谈何容易。幸亏我有朋友,有些顾客也有朋友,他们都来帮助,最后只剩下了一张,其余全都卖了。她允许我保留一张。”
“要是我碰上了这种事。”我说,“开奖后想到放弃的那些彩票,会后悔死的。”“当时我的心情正是这样,先生。可是,持有其他九十九张中奖彩票的是谁?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要感谢的是谁?是我赫南多。他们是托我的福发的财。而且我的小店的生意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兴隆过。”
“再说,我虽只有一张彩票,也还得了五十万比塞塔。我买了一辆车,买了新衣服,还存了点款。”
“挺好,”我说,“可是你没想过其余那些钱会给你带来什么吗……?”
他又笑了,“说真的,先生,有了那么多钱,我很可能会做出傻事的。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得的这些钱已经给我带来了一亿元比塞塔也未必能买得到的东西。”
我听了感到莫名其妙,脸上也肯定露出了这种表情。“你是问我失去了那么多钱有什么感想?”他说,“难道你没想到我老婆有什么感想吗?是她让我卖掉彩票的,她的感受你可想而知了。”
“现在,”他在椅子里往后靠了靠说,“情形不同了,每逢玛丽娅要吵嚷的时候,我就对她说:‘141414’。这样,她马上便会想起因她而失去的那份财富,于是就什么也不说了。”
他把瓶中剩下的酒倒进我的杯子,“所以,先生,我已得到绝大多数男人花钱买不到的东西。我赢得了安静、婚姻幸福和听话的妻子。”
他在椅子中稍稍转了一下身。呼唤了一声玛丽娅的名字,声调一点都不厉害,但却有着和平的指挥力量。里面那道门的门帘掀开了,玛丽娅走了进来。她与从前不一样了,似乎有了什么微妙的变化,身材也似乎小了些。看上去不亢不卑,不忧不乐,实际上,她变得更快活,更温柔,更有女人的风韵了。
“玛丽娅,”他漫不在意地说,“请给我们拿点酒来。”
  她面带笑容地朝酒桶走去,嘴里说,“这就拿来,亲爱的。”
小说开头写西班牙的彩票抽奖活动,联系小说回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说中作者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因“彩票”引发的故事,请简要概括一下小说的情节结构。
作者在小说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试举一例进行赏析。
简述“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