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A)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 ① 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 ② ”;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回到孔子”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咯噔”一声。
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座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嫉首于“故乡沦陷”,(B)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C)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 ③ :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彪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D)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 ④ 。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灿。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吁(yù)歧途校准(xiào)狂彪突进 |
B.给养(gěi)座标汲取(jí)千疮百孔 |
C.沦陷(lún)璀灿笼罩(lǒng)痛心嫉首 |
D.膨胀(péng)登攀塑造(sù)传统典籍 |
在文中①—④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必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平分秋色 |
B.必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诉求各有千秋 |
C.必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诉求各有千秋 |
D.必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求平分秋色 |
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句单句,为“低碳经济”下定义。
(1)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2)低能耗、低排放是低碳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经济特征。
(3)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是实行低碳经济的基础。
(4)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提出的要求。
答: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一定联系的排比句。(6分)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唐盛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6分)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答:那些不朽的书籍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弱者说,逆境是绊脚石,碰上它,会跌下失败的深渊;
强者说, , , 。
(2)强者说, , , 。
弱者说,桥是路的尽头,没有它,便会半途而废。
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2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