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分析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美色和美味作为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传统方法,超市中的苹果干、梨干如果是褐色,就少人问津,转而购买那些含添加剂处理过的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在现代工业生产的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无处不在,添加剂是现代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支柱。在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多类约2000种,使用都有严格限量标准。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滥用。
材料二:2013年7月,“浙江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正式启动,整治行动号称史上最严厉:最严格的准入、最严格的管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整治的重点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材料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从化妆品到食品,从建材到家具等领域都已逐步引入了“无添加”的概念,研发“无添加”产品成为企业追求绿色环保健康的发展方向和时尚。
(1)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评析“政府必须严控非法添加,只要整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食品就安全了”的观点。
材料四: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已达到预期目标,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2013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之一便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严格把控城镇化的质量,注重科技、管理、创新的综合效应;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结合材料四,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相关知识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决定》延续了十八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表一:2003—2012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表(单位:元)


2003年
2007年
2012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
25.7万亿
51.9万亿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
5.13万亿
11.7万亿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
13 786
24 565
8.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
4 140
7 917
9.9%

(1)上述材料和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我国构建合理有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传播”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材料一:2014年11月,深圳将迎来第15届读书月活动。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人亦如此。《朗读手册》中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和绝望的终极武器。”世界上很难有东西永恒,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字却是特例。“俯而读,仰而思”,走进书香世界,扑下身子亲近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姿势,一种世界上最美的姿势,一种能给民族和我们每个人带来希望的姿势。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正式通知,确定马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时间缩短至4天。中国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面对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许多市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同时,针对当前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危害区域性大气环境,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十条措施,涉及严控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等。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实行严格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及时通报空气质量,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使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习俗的认识。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2)有人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请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