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O点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段AB通过O点且垂直于该正方形所在的平面,,一电子沿AB方向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 )
A.电子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大 |
B.电子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小 |
C.电子受到电场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加 |
D.电场力一定先对电子做正功,后做负功 |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α=60° |
B.A获得最大速度为![]() |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稳定后
A.通过L1的电流大小为通过L2电流的2倍 |
B.L2消耗的电功率约为0.375 W |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
D.L2的电阻为6 Ω |
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
B.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
C.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
D.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方向相同但大小先后为F1、F2、F3的水平拉力作用,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F1,F2,F3分别对应上述三个过程)。已知这三个力的作用时间相等,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这三个力中,F1做功最多 |
B.加速运动过程中合力做的功大于减速运动过程中克服合力做的功 |
C.这三个力中,F2做功最多 |
D.在全过程中,这三个力做的总功为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
B.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微观结构决定的 |
C.由于液体可以流动,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
D.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