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5.2天有![]() |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
C.原子核![]() ![]() ![]() ![]() |
D.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原波长的成分。 |
E.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固定容器及质量为m的可动光滑活塞P都是不导热的,容器中间固定一导热的隔板Q,Q的上下空间分别装有温度和体积相同的同种气体甲和乙,现用外力F将活塞P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A.外力F对活塞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
B.甲传热给乙,乙的内能增加 |
C.与乙气体相比,甲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隔板Q碰撞的分子数一定较少 |
D.与乙气体相比,甲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隔板Q碰撞的分子数一定较多 |
一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该质点施加水平力F,力F随时间t按如图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力F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在0~4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s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 |
B.第2s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
C.0~2s内,力F瞬时功率一直增大 |
D.0~4s内,力F做功为零 |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 |
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
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
D.甲物块与乙物块受相同大小的摩擦力 |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并紧靠在一起(不粘连),A的ab部分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让质量为m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自a点静止释放,最终刚好能到达c点而不从A上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物块P到b点时,A的速度最大 |
B.小物块P到c点时,A的速度最大 |
C.小物块P到b点时,P的速度最大 |
D.小物块P到c点时,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上滑得一单摆的振动周期为2s,若他将这一单摆带到某星球表面上,测得其振动周期为4s,忽略空气阻力,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地球质量为
,星球质量为
,则(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