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评论近代中国某场战争时指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此后,中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下列言论代表了这场战争后中国救亡思潮主流的是( )
A.“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
B.“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
C.“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D.“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
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又说:“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李鸿章在此说的“奇局”、“大变局”,其实质应该是指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 | B.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
C.太平天国运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形势 | D.英法等国攻打中国的坚船利炮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
B.加强外航海管理 |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下列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部门自汉武帝时被政府垄断的有
①煮盐 ②冶铁 ③铸钱④陶瓷 ⑤丝织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