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指人伦物理)……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
B |
“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计划规定为14.7%) |
一五时期经济建设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
C |
据考古成果显示,唐代长安城中的坊址建有坊墙 |
唐代城市中已经普遍实行坊市制 |
D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计7000吨或10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l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削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