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贵族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依据上述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利于德国工业化 |
B.容克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帝国统治基础 |
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热衷于追求近代化 |
D.《德意志帝国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国情 |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 女性地位低下 | B. | 婚姻讲究门第 |
C. | 择婿方式独特 | D. | 大臣拉帮结派 |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 礼制观念淡化 | B. |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
C. | 崇尚法家思想 | D. |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 君主无为而治 | B. | 强化血缘等级 |
C. | 推行礼乐仁政 | D. | 实行严刑峻法 |
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 | 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
B. | 1946年的联合国 |
C. | 1949年的北约 |
D. | 1967年的欧共体 |
纳塞尔被誉为"中东雄狮"。如果要给他写传纪,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的是
A. | 签署"戴维营协议" | B. | 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 |
C. | 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 D. | 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