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小婵来到新学校,一切都很陌生。不熟悉新学校,不熟悉新老师,于是整天除了在教室里,不愿意跟任何人谈话,很孤独。
材料二:小光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一到新学校就觉得什么都新奇,课余时间在校园里东瞧瞧、西逛逛,很快就熟悉了学校的环境;还很善于交朋友,对班上的同学,不管他是否认识,都主动上前打招呼:你叫什么名字?小学在哪儿读书?愿意与我交个朋友吗?……简直就是一个打开了的话匣子。他才到新学校不到一个星期,人缘很好,交了很多的朋友,大家也很喜欢他。
(1)请分析材料中同学的做法。
(2)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更快地适应初中学校这一新的环境?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盐城有哪些类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教育基地?
(3)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纪念活动?
简要分析: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14分
13.材料:首次面向全球发起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推广活动暨炎黄子孙倡议申遗大行动于2011年8月1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标志着号召全球华人支持中华七大传统节日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正式启动。这次活动将围绕“申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目标,以中国古代节日的原貌重现形式,集中展示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现成的珍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凝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璀璨精华。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重振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华七大传统节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重振中华传统节日我们应怎么做?
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市民节日认知调查
节日 |
受市民重视和喜爱程度 |
喜爱的年龄段 |
喜爱的原因 |
春节 |
95.3% |
所有人群 |
①我们是中国人” ②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中秋节 |
81.9% |
所有人群 |
|
元宵节 |
53.5% |
65岁及以上市民 |
|
元旦 |
45% |
18岁及以下市民 |
西方节日的浪漫情调和轻松气氛 |
圣诞节 |
45% |
18岁及以下市民 |
材料二 在2012年秋季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材料三 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
(1)从认知调查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材料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何意义?
(3) 材料三中莫言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2013年8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通知公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有915个村落入选。这些村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保留有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传承至今的风俗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关注,让文化更加厚重】传统村落承裁着文化血脉和历史荣耀。然而,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同学们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形成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A:就如何保护家乡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向有关部门提建议。
方案B:积极参加保护家乡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的志愿活动。
(1)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意义何在?(3个方面即可)
(2)你选择哪一种方案,并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选这一方案的依据。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激励人们舍生忘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们忘我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抗洪精神”“航天精神”……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支撑。今天,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呼唤着新的精神出现。
(1)请将这些精神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出民族精神的内容。
(2)在当今弘扬民族精神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