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号试管为实验组。
(2)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______中。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设计可以推测该同学的假设是。
(2)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
(4)用碘液检验玻璃瓶内外的叶片,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说明它没有
进行作用。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作用的结果。
(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
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作用,释放出
(气体)。
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表:
方法步骤 |
甲 |
乙 |
步骤一 |
取六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
|
步骤二 |
将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 |
将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 |
步骤三 |
小白鼠死亡 |
小白鼠存活 |
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一中,六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为。
(3)若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
为什么?。
小刚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作了以下实验(见下图)
小刚同学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摄氏度的环境中若干天。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保鲜的装置是。
(2)小刚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3)甲乙装置采取的消毒法是消毒法。
小阳同学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酵母菌发酵知识,对“发酵现象”产生了兴趣,心想:酵母菌发酵受温度影响吗?回家后做了如图所示改进实验: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编为甲瓶和乙瓶,各装入3克干酵母、10克白砂糖、100毫升不同温度的水,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矿泉水瓶 |
现象(30分钟后) |
甲瓶 |
少量气泡,气球不膨大 |
乙瓶 |
大量气泡,气球 A |
(1)瓶中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的气体是,表中A处的现象为。
(2)甲瓶和乙瓶形成了一组实验,变量是。
(3)为得到科学的结论,小阳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如果实验中将乙瓶的水温由30℃变为80℃,会有更好的实验效果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