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
D.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 |
如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
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 |
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
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
下列各种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B.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
C.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
D.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 |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3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300只 | B.450只 | C.600只 | D.9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