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下列属于国家财政支出范畴的是( )
A.财政部增发1500亿元国债 | B.提高居民最低收入保障标准 |
C.私营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支出 | D.个人及其家庭消费开支 |
中国深海探索厚积薄发,“蛟龙”号在2012年7月26日的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6000米水深大关,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网络上热传。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脚踏摩托……穿越到现代的杜甫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诗圣形象,而是很快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这表明()
①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征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杜甫很忙”图片的再创作具有主观随意性
④“杜甫很忙”图片是有一定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大约四到六百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从进化树上分支开来。科学家们认为,基因调控序列的突变,在这一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材料主要表明()
A.事物总是通过突变实现飞跃的 |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事物经过量变才能导致质变的发生 |
最近,我国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考古结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
B.实践手段不同,对考古结论的认识必然不同 |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
D.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新考古结论必然代替旧考古结论 |
音叉效应是指当音叉频率同感应对象的谐振频率一致的时候,局部微小的扰动会造成巨大影响。这一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抓住了对象的“脉搏”。这体现的辩证法哲理是()
A.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B.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
C.整体统率部分并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
D.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