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题】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1)三江平原在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逐渐增多,国家对“北大荒”进行开垦,使该地成为著名的“北大仓”,试分析该地成为“北大仓”的原因,并推测后来国家又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
(2)简述“西大荒”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现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这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古至今,人口移动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经济地带 |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
流入(出)资金/亿元 |
东部经济地带 |
+4128 |
-4305.87 |
中部经济地带 |
-2804 |
+2924.82 |
西部经济地带 |
-1324 |
+1381.05 |
材料二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
读下面“我国某城市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外围,其原因是
和。
(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每一个工业企业都分布在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商业区应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可以看出,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中,首先开始转变的,这种转变是和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2分)
⑵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这项指标在图中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填字母)(4分)
⑶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______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工作取得的。 (6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
(2)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3)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5分)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