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实验室有几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和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②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试求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硝酸钾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硝酸钠
73
80
87
95
103
114
125
136
150
163
170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要使其完全溶解,应溶液温度;
(2)现有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
(3)硝酸钾和硝酸钠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分析上表可推知,W的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将溶剂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至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填字母)。
A.仅0≤t2<t1≤t B.仅t≤t2<t1≤100 C.0≤t2<t1≤100

化学扑克是用卡片类扑克为载体,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游戏的一种学习方式。请你和大家一起来玩化学扑克吧。
(1)对出规则:甲出一对表示相同物质的牌,其他玩家也必须跟进任何一结表示相同物质的牌。若甲出的牌为:"生石灰"、" C a O "。乙有如下五张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火碱"、" N a O H "、" C a ( O H ) 2 ",则乙有种符合对出规则的出牌组合;
(2)单补规则:甲出一张牌作为反应物,乙必须跟出一张能与其反应的牌,当反应物凑齐后,后面的玩家才能跟出该反应的生成物。若甲出的牌为" C a C O 3 ",乙有如下四张牌:"氧气"、"盐酸"、" N a O H "、" C u O ",则乙应跟出的牌为;丙有如下四张牌:" C O 2 "、" C a C l 2 "、" C O "、" H 2 O ",丙不能跟出的牌为
(3)串出规则:甲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他玩家也必须跟进一个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若甲出" N a O H + H C l = N a C l + H 2 O ",则乙应出(填字母)。

A. N H 3 + H C l = N H 4 C l B. H 2 C O 3 = H 2 O + C O 2
C. H 2 S + C l 2 = 2 H C l + S D. K I + A g N O 3 = K N O 3 + A g I

观察图中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是指 p H 小于的降水。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的 S O 2 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燃放鞭炮时,火药中的硫也会燃烧生成 S O 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防毒面具常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有害物质;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填字母)。

A. 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B. 禁止或控制燃放鞭炮
C. 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D. 以私家车代替公交车出行

(1)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表填空。
A.氯化钠 B.干冰 C.氧气 D.氮气 E.石墨
①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②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
④常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2)解决生产中的下列问题时,利用的是哪种性质上的差异,选用对应的字母填空。
A.密度 B.硬度 C.沸点 D.熔点
①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因此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②金的比二氧化硅(黄沙的主要成分)大,因此在冲沙淘金时先沉降。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提供了氯元素的相关信息。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用化学符号表示氯离子
(3)二氧化氯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化学式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