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
B.t1℃时,50g水中加入30g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8.6% |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将铜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质量在冷却后没有变化,则原混合物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
A.44:25 | B.25:44 | C.1: 1 | D.无法确定 |
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K+、Cu2+、SO42-、NO3-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为K+:Cu2+:NO3-=4:5:8,如设K+为4n个,则SO42-离子数可能为( )个。
A.2n | B.3n | C.6n | D.8n |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①Zn②ZnO③Zn(OH)2④ZnCO3,分别跟质量分数都相同且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②=④>③ | D.④>①>②=③ |
下列四种离子:Fe2+、H+、Cu2+、Hg2+,在溶液中转变成原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Fe2+>H+>Cu2+> Hg2+ | B.Hg2+>Cu2+>H+> Fe2+ |
C.H+> Fe2+> Hg2+>Cu2+ | D.Cu2+> Hg2+> Fe2+>H+ |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盛有4.9%的硫酸100克,为了保持天平平衡,可分别往两烧杯中加入( )
A.镁1克、铝1克 | B.镁2克、铁2克 |
C.锌3.25克、铁3.25克 | D.镁3.5克、锌3.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