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对一份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度进行测定,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
②取6.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盛有新制澄清石灰水的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上图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发现】C瓶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同学们感到惊奇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提出猜想】原因猜想:
①是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②是生成的气体流速太快,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了可溶性物质[经查资料分析可溶性物质是Ca(HCO3)2,它能与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实验后C瓶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依次滴加足量稀HNO3和AgNO3溶液,无气泡但有沉淀产生。据此判断只有猜想 __(填“①”或“②”)成立。
【交流讨论】对于如何改进实验,乙同学认为:应将盐酸换成稀硫酸,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丙同学认为:应在装置A和B中间插入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以吸收HCl(CO2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其反应),并将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 。
大家讨论后认为:乙同学的方案可行而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
【请你评价】丙同学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 。
【教师点拨】即便换成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前后装置中存在的CO2也会使测定出的样品纯度不准确。
【请你改进】在上述基础上,你的措施是 。
同学们仍称取6.0g试样,用改进完善后的方案重新实验。
【数据处理】装置C实验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为2.2g,则样品的纯度为 _。(列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若不用上述方法,而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选用的试剂是 。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①②。
(2)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
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
D.免赠贺卡;双面使用纸张 |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项目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NaCl |
35.8g |
36.0g |
36.3g |
36.6g |
37.0g |
37.3g |
37.8g |
KNO3 |
20.9g |
31.6g |
45.8g |
63.9g |
85.5g |
110g |
138g |
①物质A是(填“氯化钠”或“硝酸钾”)
②状态“④”时,物质A溶解(填“部分”或“全部”)
③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人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图1图2
(1)小刚为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2)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①乙醇是由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也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空气中含量为21%的气体;(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两个氮原子;(4)三个水分子;(5)两个钠离子;(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