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身边就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下列食品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西红柿          B.米饭         C.牛奶        D.菜油
(2)①厨房里使用的下列物品,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塑料包装带       B.橡胶手套      C.铝壶      D.棉布围裙
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在室内洒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或锅盖盖灭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3)汽车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目前大多使用乙醇汽油为燃料。
①在汽油中添加乙醇的目的是                     
②写出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几个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以上装置中标出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_;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通过近一年化学的学习,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1)为了能使我们爱吃的酸菜长期保存,我们一般是将酸菜放在陶罐中,盖上盖后,再在盖的周围放适量的水,这样的目的是以防酸菜变质;
(2)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①焦炭燃烧为炼铁提供能量
②以焦炭为原料制取还原剂
③高温下用还原剂还原铁矿石(以磁铁矿为例)获得生铁
(3)某地经调查发现因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硫煤作为燃料做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引发酸雨,环保部门提出的改进措施是向含硫煤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即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要洗去烧水用的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含CaCO3和Mg(OH)2],可加入醋酸除去,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但加入的醋酸不能过量,因为会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铁锅腐蚀。

从Na、C、S、H、O、N六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常用于食品防腐的一种单质气体
(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氧化物
(3)可用于造纸的碱
(4)含氮量最高的有机氮肥
(5)甘蔗中含有的一种主要的营养素

围绕一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问题,某探究小组通过如下问题和实验进行研究。
(1)请你帮他们分析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写出NaOH固体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对检验该样品是否变质有如下的讨论和实验,现请参与其中一起讨论:
①小刚说可以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成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向其中加入几滴稀HCl,无气泡产生,他认为该现象证明NaOH一定没有变质,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变质的固体中仍然存在NaOH,你按如下操作进行实验: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_______________,即可证明该固体中仍然有NaOH。

人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
(1)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_________(写化学式)蒸发,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____(写化学式)晶体.
(2)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____________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请按要求写出初中化学教材中水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两个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类别必须不同):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