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品系 |
甲 |
乙 |
丙 |
基因型 |
DDGG |
ddGG |
DDgg |
①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______
②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 ,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___。
(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最初研究者为验证d和e基因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d和e基因独立遗传。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玉米第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现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__(器官)摘除,B组不摘除此器官;
(3)向A组小白鼠注射适量的一定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小白鼠注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观点____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另一观点正确。
(三)现科学家已证实,观点二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下丘脑细胞膜上含有识别______________的受体,此受体不能与TSH结合,说明受体具有________性,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各项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
(1)通过调查,绘制出如图所示能量关系。该调查共涉及了____个营养级。第一和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远低于10%,主要原因是作为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的浮游植物的生命周期短,有大量浮游植物沉入水底,其中的能量被湖中__________利用。根据图中的数据,该湖泊泥土中有机物的总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了该湖泊中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见下表: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
0.002 8 |
0.027 |
0.022 |
0.35 |
0.37 |
已知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排出体外,且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画出它们构成的食物网。
(3)调查发现,该湖泊目前污染严重,工作人员建立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下图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①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___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②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______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_________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其充分发挥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细胞的________。
③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质进行检测,通过比较其中N、P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
“低碳、减排”是现代社会提倡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①)进入生物群落。要做到“低碳、减排”,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4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____kJ的能量。
(4)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d代表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e~g代表各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h~j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未体现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在物质循环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粪便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属于____(填字母);在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图中d不存在。
(3)若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则蛇增重1 kg间接消耗草______(用字母表示)kg。
(4)老鼠繁殖比较快,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发生鼠害。可以通过破坏老鼠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以降低其________________,进而达到减少老鼠种群数量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灭鼠,可行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至少存在____条食物链。
(2)对于鹰来说,图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分别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4)若植食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的数量锐减?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食物网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