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代,再将此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是( )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正确的分析是()
A.父亲是色盲,女儿一定是色盲 |
B.双亲色觉正常,子女色觉一定正常 |
C.图中1、4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
D.图中2、7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
无子西瓜的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产生、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分离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②① | B.④①② | C.①③④ | D.④①③ |
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小麦与矮秆易染锈病小麦(高秆、抗锈病为显性性状)培育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②中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
B.过程③为受精作用 |
C.过程④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
D.该过程涉及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 |
对单倍体的含义正确叙述是()
A.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
B.生殖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 |
C.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
D.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B.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
D.基因结构中某一碱基对的替换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