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
C.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 |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
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产生速率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e |
CO2产生速率(mol·min-1) |
1.2 |
1.0 |
1.3 |
1.6 |
3.0 |
O2消耗速率(mol·min-1) |
0 |
0.5 |
0.7 |
1.2 |
3.0 |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7 mol·min-1
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无氧呼吸
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
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
C.P点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
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其中能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右图表示不同pH及温度对某反应产物生成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 |
B.在30℃-37℃范围内,该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5℃ |
C.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下列有关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