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
C.提纯和分离严格厌氧型微生物,一般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
D.不同微生物需要的营养条件不同,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为中性或微碱性 |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突变后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和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①④ | B.④⑤ | C.②⑤ | D.①⑤ |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C.含32P与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50 |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蛋白质,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 B.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
C.核糖体成分不同 | D.mRNA碱基序列不同 |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功能的是
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
C.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 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
下列科学研究方法中相同的是
①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遗传定律
②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⑤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验证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