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胃液能杀死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 )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 D.保卫人体的第四道防线 |
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 )
A.生活环境 | B.环境因素 |
C.生态系统 | D.生态平衡 |
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A.能够运动 |
B.需要呼吸 |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
D.能产生反射 |
“科学上常常如此,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带出更多新的问题。”教材中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科学研究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 |
B.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 |
C.科学本身是不确定的 |
D.科学是静止不变的 |
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项目 |
水质 |
水量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的蝌蚪数 |
A组 |
河水 |
500 mL |
23℃ |
30个 |
28只 |
B组 |
蒸馏水 |
500 mL |
10℃ |
30个 |
9只 |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
D.增加实验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