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
|||
序号 |
人物 |
事迹 |
评价 |
① |
华盛顿 |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
“合众国之父” |
② |
玻利瓦尔 |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南美“解放者” |
③ |
章西女王 |
抗击西班牙侵略 |
印度民族英雄 |
④ |
林则徐 |
虎门销烟 |
中国民族英雄 |
A.① B.② C.③ D.④
“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 )
A.发展的观点 |
B.保护环境的观点 |
C.休渔政策 |
D.“仁政”的观点 |
战国时期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 )
A.老子的道家学说 |
B.孔子的儒家学说 |
C.墨子的墨家学说 |
D.韩非的法家学说 |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其讽刺的是( )
A.因循守旧的思想 |
B.宽厚仁慈的思想 |
C.消极避战的思想 |
D.贪图享乐的思想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春秋无义战” |
B.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
C.经济飞速发展 |
D.各学派激烈辩论 |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
A.孔子 |
B.老子 |
C.孟子 |
D.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