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间的交往生生不息,并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请回答: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戊戌变法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列举该运动中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
(3)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从而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的倒退。请举一例二战期间同盟国精诚合作打击法西斯国家的史实。
(4)促进文明交流,尊重文明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共存发展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简答题(12分)
关于邓小平理论,请回答。
(1)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什么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为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4)邓小平理论在哪一年的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中提及的特区是指哪四个经济特区?
(2)结合材料,说说建立经济特区有哪些作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1)这次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
(2)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读图说史
以下历史画面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到了东汉时期,东汉政府又派一个人经营西域30来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请你能说出这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