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
请回答:
(1)“中华”、“夷狄”各指什么?
(2)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李鸿章很早就看出,“大清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海上”,事实证明,大清国是被坚船利炮打开的。请认真观察下列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该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中的“英法联军”随后又攻入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同一时期哪个国家割占了中国大批领土?
(3)图三中的“黄海激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图四中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认识?
问答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今年(2014年)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弘扬五四精神,你认为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请说说你的想法。
主题“老照片的反思”
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有过两次重大合作也有过两次重大对抗。请根据下面的老照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历史回眸: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这两次国共合作产生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何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材料反映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请你举例说明。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由什么?
(4)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既有合作也有过摩擦和冲突。谈一谈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本题共10分)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材料一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二: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
材料三: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3)根据材料二,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地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三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问答题(共1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
(2)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哪些重大事件(至少写两个)?
(3)你从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你理解的什么是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