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 上,控制着 的基因,其遗传遵循 定律。
(2)不成对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 ,其遗传方式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二是 ,其遗传方式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所说的不成对的遗传因子指的是 ,其自由组合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
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汁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处于状态,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3)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相同刺激,观察发现乙图中的指针摆动的反应时间较为落后,原因是。
(4)有人在教辅书上查到“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动作电位可因刺激过弱而不产生,而一旦产生幅值就达到最大”。请你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加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正常的有活性的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电位的测量装置、生理盐水溶液、电刺激设备等。
(要求:答题时对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制作、电刺激的强度具体调制不作要求,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要求不再分组)
实验思路:
①将蛙离体坐骨神经标本与电位测量装置正确连接后置于生理盐水中;
②;
③观察电位测量装置指针有无发生偏转,并同时记录。
预期实验结果:
请将实验预期的结果在右图中以曲线的形式加以呈现
甲图是研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两个瓶内的种子在实验前都经过适当的福尔马林溶液冲洗消毒,乙图表示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在6天中的变化。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X瓶内的温度在第4天起不再上升,这是因为
(3)该实验设计对照组Y瓶的目的是。
(4)假若Y瓶内的种子没有经过福尔马林液的冲洗,下列曲线图中,最可能显示瓶内温度变化的是,理由是。
果蝇是遗传研究的常用材料。请分析回答:
(1)从图甲可以看出,果蝇的体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有对同源染色体。
(2) 若图甲所示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生殖细胞,则发生这种情况的时期最可能是,此细胞发生了_______变异。
(3)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示);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示)。乙图表示杂交实验及结果。
①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雌)与黑身白眼果蝇(雄)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 。
(4)野生型果蝇中会出现突变个体,从突变个体中获得了突变型的纯合子。验证该突变型性状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选择个体和该突变型纯合子杂交,F1都表现为突变型。再用F1自交,若后代,则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对健康有重要意义。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请结合下图细胞中胆固醇来源的相关过程回答:
(1)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
(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性有关。
(2)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的合成。
(3)①过程为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有解旋酶、_________。
(4)完成②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转录mRNA1的DNA片段中G和T的数目之和为_________。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_________(细胞器),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_调节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
(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
基因频率 |
|
19世纪中叶 |
20世纪中叶 |
|
S |
5% |
95% |
s |
95% |
5%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_________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_______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经过长期的,使种群的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