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19世纪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在其专著中指出:“在他们身上,我们第一次发现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精神”,“渴求声誉和热衷于不朽的事业,所以他所需要的是才能而不是出身。他和诗人、学者为伍,感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地位。”这评价的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 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
C.英国的光荣革命 | D.法国的启蒙运动 |
梭伦改革建立了公民陪审法院,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参加案件的审判,投票表决审判结果。这一制度的建立()
A.促进了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 |
B.有助于维护平民阶层的合法权利 |
C.纠正了希腊司法审判的失误 |
D.有助于调节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
以下是1978~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距离系数变化图(如图)。其中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出现最小的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启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 |
C.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一致 |
D.“文革”结束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下图是1978年到2010年中国的军费占国家预算比例和国防预算的数量变化表。这一表格反映了()
A.中国的国防预算逐年下降 | B.中国军费增长速度世界最慢 |
C.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平崛起 | 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大国 |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8月15日12时,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认为日本“宣战于美英二国,实乃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然交战已阅四载,战局仍未好转,世界大势于我不利;而敌新使用残虐之炸弹频伤无辜,其状之惨不可预测。作战若延续,终将招致我民族之灭亡,波及人类之文明。”材料信息反映的是()
A.日本被迫承认对外发动战争失败的事实 |
B.美国投放的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最主要原因 |
C.日本若继续进行战争将导致日本民族的灭亡 |
D.天皇对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进行了深刻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