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认为:“且平时大商所苦以盐迟而无人买,小民之病以僻远而难得盐。今小商不出税钱则所在争来分买,大商既不积滞,则轮流贩卖,收税必多。”可见其
A.主张抑制大商人势力 | B.强调税收要用之于民 |
C.关注商业流通 | D.提出农商皆本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 B.抑商、海禁 |
C.富国强兵 | D.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 |
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当时主要应用于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纺织 |
下面是某同学所编剧本中的一段文字:“一位外国商人慕名来到北宋都城汴京,发现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每月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他情不自禁地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你认为这段文字中应该修改之处是
A.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 | B.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 |
C.每月有定时一聚的庙会 | D.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 |
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 | B.草市 | C.都会 | D.会馆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 B.封建王权的强化 |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D.封建制度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