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 | 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 |
| 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 | 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 |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
| A.呈现五极世界格局 | B.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
|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个别大国单独操纵世界局势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
|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
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
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
|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