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然后在            中加工。
(2)试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      ,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经过    到达消化腺刺激消化腺分泌。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脸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
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
     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          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
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三个方面的功能。因能量流动的特点,所以,图中输入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比输入到植性动物的能量更多。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中相关细胞或物质(图中①-⑧示相关物质或结构,A-D表示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细胞中,属于体液免疫的以及属于细胞免疫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B可以是细胞经抗原刺激分化而来。
(2)图中①~⑧中,属于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图中显示,细胞膜形成伪足将①包围,形成内吞泡进入细胞质,这种内吞作用与细胞膜结构的______________特性有关;内吞泡与______________(结构名称)融合,以破坏入侵的病菌。
(4)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_______(填字母)类细胞。
(5)B细胞区别与其他细胞的显著特点是:
(6)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症失调中的病.
(7)在同一个人体中的A、B.C.D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细胞内的
(填物质)不同引起的。

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过程必须用到__________酶,②过程使用的是___________酶。③表示_______技术。④表示基因工程中_______________过程;若方法c是最常用的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则方法C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转基因牛D的牛奶中含有_____________,则说明目的基因在个体水平已表达成功。
(3)图中对良种奶牛进行处理时用到的激素是________。 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技术和_______技术。

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茵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

(10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来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该种群达到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 _______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逐步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