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人工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
B.若图②所示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天敌的减少 |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维持资源种群数量在K/2左右 |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
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应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
C.可在完全培养基上培养所需噬菌体 |
D.32P和35S可分别用来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
下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 |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N2 |
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N1小于m2 |
与水绵相比,蓝藻细胞
A.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
B.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 |
C.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
D.没有细胞壁,属于单细胞生物 |
皮肤生发层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的过程中
A.细胞的形态、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
B.受到同等强度辐射,表皮细胞更易癌变 |
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发生变化 |
D.细胞全能性升高,分裂能力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