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人工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
| B.若图②所示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天敌的减少 |
|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
|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维持资源种群数量在K/2左右 |
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 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 |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
|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
诊断苯丙酮尿症所用的探针是()
| A.32P半乳糖甘转移酶基因 | 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羧化酶 |
| C.荧光标记的β—珠蛋白基因 | D.3H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 |
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
|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
|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运载体DNA |
|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
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
|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
|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
|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 |
基因治疗是指()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
|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