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Ⅰ.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1)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
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2)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 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
(3)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4)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 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Ⅱ.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① ;
② 。
Ⅲ.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1)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 原则。
(2)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神经系统中, 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2)性腺发育的主要调节过程是(填图示中字母)A→ → → ,作用于性腺(靶器官)。人进食后的消化过程的调节过程是 调节(填图示中字母)。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和 ;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和 。
(3)CO2对人呼吸频率的调节属于 调节。
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下图表示2,4-D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据图分析可知
A.甲表示单子叶植物 |
B.除草剂最适浓度为b点 |
C.除草剂的作用特点与生长素在根的向地性中的作用特点相同 |
D.除草剂的作用原理与茎的向光性原理相同 |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甲图乙图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2009年海淀区高三期末,45)1942年,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请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能量输入、 和散失的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这些能量是沿着 逐级流动的。其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 的能量。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
(4)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以 形式流动的。与能量从生物群落中输出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是 。
(5)此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足量且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 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缺少和ATP。 (2)实验
二中(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
(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
同,则说明。
(4)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D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