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
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

A.②④⑤①③ B.②④①⑤③ C.⑤④③②① D.④②⑤①③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
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的总量为2.2个单位,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
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种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
如下图实线所示。据图做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加入ATP后,溶液中24Na的量增加
B.若将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则对应图中虚线所示的曲线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后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
根据以上现象,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
①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②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
③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
④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
请选出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是:(  )

A.a~① B.b~② C.c~③ D.d~④

下面是生物方面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关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

①图甲可表示正常人一生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②若乙图为酶促反应中生成物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P点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大
③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单位时间释放二氧化碳总量与氧浓度的关系
④丁图可表示乳酸菌细胞呼吸单位时间产生ATP的总量与氧浓度的关系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

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