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 |
注射试剂 |
G1 |
生理盐水(灭菌) |
G2 |
大肠杆菌菌液 |
G3 |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
G1 |
0 |
17% |
83% |
G2[ |
50% |
33% |
17% |
G3 |
83% |
17% |
0 |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___________,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____________(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____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 |
IFN-γ mRNA相对含量 |
IL-4 mRNA相对含量 |
G1 |
1.490 |
0.887 |
G2 |
0.705 |
1.741 |
G3 |
0.630 |
2.039 |
④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___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___细胞。
⑤该系列实验中要使用到co2培养箱,箱内co2气体的比例为_________ ,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其中 A 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B、C、D、E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 CO2浓度下,马铃薯吸收( + )或释放(一)速率( 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43.由表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4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马铃薯最强光合速率所需的条件是。
45.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采取的措施为。
46.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
在甲图的 P 点,限制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乙图 Q 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预计丙图 Q 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某草场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中氧气释放量与光强度之间的关系。
37. 图1中B是。图中代表细胞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一种能源物质的是。(填编号)
38.B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光。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39.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时, 图1中⑥的去向有、。
40. 若图2中,a点所对应得时间为夜间0点,b点所对应的时间是早晨6点,则阴影部分面积所表示的含义是。
41. 据图3,25℃时呼吸速率是15℃时的倍,其原因是。
42. 若光照强度为8 k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白天温度为25℃,夜晚为15℃,则全天该草场积累的葡萄糖为mg。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夜晚温度降至5℃,则全天积累的葡萄糖为mg。由上述数据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1.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 ]、[ ]。
32.在右图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是[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33.其中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的细胞器是[ ]。
34.结构②在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和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5.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Mg2+、K+等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因为前者提供,后者提供。
36.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分离的现象。
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λ值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增长,第5年λ变小的原因是。
(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
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②。
③。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
结果预测:
刺毛鼠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其体细胞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巴氏小体的组成成分可分别用和染色来鉴定。巴氏小体通常能用来区分正常刺毛鼠的性别,理由是。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刺毛鼠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通常不能表达。
(3)控制刺毛鼠毛色的基因B(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By鼠的表现型是
。若巴氏小体上的B、b基因可以表达,现观察到一只自白色的雄性刺毛鼠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鼠的基因型应为。
(4)控制有刺无刺的基因依次为A、a,则无刺黑毛雄鼠的基因型是,如果它与图示的雌鼠交配,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