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 “乙肝两对半”):
序号 |
检测对象 |
中文名称 |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
1 |
HBsAg |
表面抗原 |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
2 |
HBsAb |
表面抗体 |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
3 |
HBeAg |
E抗原 |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
4 |
HBeAb |
E抗体 |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
5 |
HBcAb |
核心抗体 |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
(1)人体产生HBsAb和 HBeAb的细胞是 ,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
(2)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 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3)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DNA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2005年,由青岛培育的3只转基因羊每年所产羊奶中所含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足以用来生产2000万份乙肝疫苗。培育转基因羊常用的受体细胞是 ,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 。
填写下面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操作途径的图表:
分析如图所示坐标曲线,回答问题:
⑴若横坐标代表环境温度,纵坐标代表动物的耗氧量,曲线代表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耗氧量,则A代表,B代表。B在较低温度下耗氧量较多,此时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以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
⑵若横坐标代表每天光照时数,纵坐标代表植物开花所需的天数,则代表短日照植物的曲线是。若要使菊花在“五·一”节左右开放,则需对菊花进行(长日照、短日照)处理,这是利用了信息对植物繁衍活动的影响。
⑶若横坐标代表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纵坐标代表稳定性的大小,则A代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⑷若横坐标代表植物生长素的浓度,纵坐标代表某器官生长1cm所需的时间,则A可代表生长素对(根、茎)的生理作用曲线,曲线所表示的生理作用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⑸若横坐标代表某种群个体的年龄,纵坐标代表个体数,则A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型。
据下列信息书写出对应的食物链(网)。
⑴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生物种群构成的数量金字塔
⑵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⑶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个生物种群所含有的能量值
⑷某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的食物情况统计(相应动物右边格中 “√”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
植物 |
食植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食虫鸟 |
鼠 |
|
食植昆虫 |
√ |
|||||
食虫昆虫 |
√ |
|||||
蛙 |
√ |
√ |
||||
食虫鸟 |
√ |
√ |
||||
鼠 |
√ |
|||||
蛇 |
√ |
√ |
√ |
⑸某生态系统中五个生物种群残留有机汞的情况表
⑹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⑺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喝泥巴”(这里设大鱼和小鱼是不同的物种)
⑻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
请据右图分析回答:
⑴N释放神经递质是否消耗ATP?(是/否),神经递质直接进入的内环境是。
⑵若M为恒温动物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则在寒冷环境中,M分泌的(激素)会增加。
⑶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局部电流的移动方向是。
⑷甲图中存在个突触,刺激e点时,电流表偏转次。
⑸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甲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部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第一步:电刺激e点可以检测肌肉是否具有生理机能,若肌肉收缩,说明肌肉功能正常。这种现象是不是反射?。
②第二步:将药物投放在b处,刺激点肌肉不收缩,刺激c点(发生/不发生)肌肉收缩,证明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③第三步:将药物投放在d处,刺激点肌肉不收缩,刺激点肌肉发生收缩,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⑴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气体经过这些结构的方式是。
⑵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其中葡萄糖和氨基酸首先进入的具体内环境是。
⑶②过程表示作用。
⑷D表示。
⑸肺泡中O2到达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穿过层膜。
⑹淋巴细胞的内环境可以是。
⑺用文字与箭头表示内环境三种液体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