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控制桦尺蠖黑色体色的基因S由5%上升到95%,由此可见形成了新的桦尺蠖物种 |
| 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选择基因型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有性生殖方式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
| D.被山洪隔开几千年的两个鼠种群在形态、体色等方面大不相同,不可能仍为同一物种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则结果不可能是 ( )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
|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 D.共产生16个DNA分子 |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4%和16% | B.34%和18% | C.16%和34% | D.32%和18% |
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
|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
|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 |
|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
下图为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但不同时开始,复制开始时间右边最早 |
| B.图中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
| C.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的意义是:提高了复制速率 |
| D.图中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的描述是 ( )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用于⑨的形成 |
| C.DNA片段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着2个磷酸,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
|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