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对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组别 |
实验操作 |
蓝色消失 时间(min) |
||||
| 叶绿体 悬浮液 |
试剂1 |
试剂2 |
光照强度 |
CO2 |
||
| 甲 |
5ml |
0.1%DCPIP溶液5~6滴 |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
3KLx |
未通入 |
30 |
| 乙 |
5ml |
Y |
60 |
|||
| 丙 |
5ml |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
1KLx |
65 |
||
| 丁 |
5ml |
Y |
120 |
A.实验乙、丁中Y物质是加入了细胞等渗溶液2ml
B.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
C.本实验说明物质M和一定范围内增大光照强度都能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D.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H],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气泡持续产生
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4 | B.1、3 |
| C.1、3或2、4 | D.1、4或2、3 |
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
| A.1︰1︰2︰4 | B.1︰1︰1︰2 | C.1︰1︰4︰4 | D.1︰1︰1︰1 |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同源染色体联会 |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D.着丝粒分裂 |
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
|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 D.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