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对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操作
蓝色消失
时间(min)
叶绿体
悬浮液
试剂1
试剂2
光照强度
CO2

5ml
0.1%DCPIP溶液5~6滴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3KLx
未通入
30

5ml
Y
60

5ml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1KLx
65

5ml
Y
120

 
A.实验乙、丁中Y物质是加入了细胞等渗溶液2ml
B.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维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
C.本实验说明物质M和一定范围内增大光照强度都能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D.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H],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气泡持续产生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于生长素(  )

A.向光侧分布得多 B.背光侧分布得多
C.在茎中分布均匀 D.在茎的顶端产生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人的皮肤表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A.组织液 B.淋巴 C.血浆 D.组织液和血浆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下列有关对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K值一旦确定,就不会再改变
B.5.12大地震使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减小
C.在“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都存在K值
D.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数量将保持在K值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