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B<Be<Mg<Na |
B.元素的电负性:O>N>S>P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PH3<SiH4 |
D.原子半径:Be<B<C<N |
CO(g) + H2O(g) = H2(g) + CO2(g)△H < 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
B.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D.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下列操作能促进水的电离,且使溶液的pH>7的是
A.将纯水加热到90℃ | B.向水中加少量Na2CO3溶液 |
C.向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 | D.向水中加少量FeCl3溶液 |
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时间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如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
A.SO2(g) + O2(g) = 2SO3(g)△H < 0 |
B.C(s) + H2O(g) =" CO(g)" + H2(g)△H > 0 |
C.H2(g) + I2(g) = 2HI(g)△H > 0 |
D.4NH3(g) + 5O2(g) =" 4NO(g)" + 6H2O(g) △H < 0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 + bY(g) =" cZ(g)" + 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1/2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6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B.a + b < c + d |
C.X的体积分数增大 | D.X的转化率增大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例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C.合成氨气反应 N2 + 3H2 = 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
D.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