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Q是“502”粘合剂的单体。Q的合成过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如图:
[R、R1和R2可表示氢原子、烃基、—OCH3、—CN(氰基)等基团]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B、D分子中含有的相同官能团是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反应⑤发生的是取代反应,α-氰基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单体Q能使溶液褪色,但无顺反异构体,Q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6)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7)反应⑥的合成过程中,pH不宜过高,否则会发生副反应,降低F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
(8)已知:C2H2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羧酸等发生加成反应。C2H2与B反应可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VA。下列有关VA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具有酸性,能与Na2CO3反应;
②V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A和B;
③能发生消去反应;
④VA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其产物能发生水解反应;
⑤VA有顺反异构体。
A、B、C、D、E五种物质都含钠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 为单质。
(1)该五种物质中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2)将CO2通入E的饱和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C→D:
C→E: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
溴乙烷 |
正丁醇 |
1溴丁烷 |
|
密度/g·cm-3 |
0.7893 |
1.4604 |
0.8098 |
1.2758 |
沸点/℃ |
78.5 |
38.4 |
117.2 |
101.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b.NaOH
c.NaHSO3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海醇是一种非离子型X-CT造影剂。下面是以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0的苯的同系物)为原料合成碘海醇的合成路线[R-为-CH2CH(OH)CH2OH]: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写出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硝基、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Ⅰ.含1个手性碳原子的α-氨基酸;
Ⅱ.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Ⅲ.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已知:
①
②呈弱碱性,易被氧化
请写出以和(CH3CO)2O为原料制备染料中间体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14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
溴 |
溴苯 |
|
密度/g·cm-3 |
0.88 |
3.10 |
1.50 |
沸点/℃ |
80 |
59 |
156 |
水中溶解度 |
微溶 |
微溶 |
微溶 |
按以下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溴。向a中滴入几滴液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反应过程中,a外壁温度升高,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利用温度计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填序号) 。
A.>156℃ B. 59℃-80℃ C.<59℃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
③向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
(4)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2SO4。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即可。
(1)为方便研究酯化反应的过程,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进行了标记(即C2H518OH),请用氧的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A的名称是 ,使用时要先从 口(填“a”或“b”)进水。
(3)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为了将这三者进行分离,该小组依如下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
试剂(a)是 ,试剂(b)是 ,
分离方法(1)是 ,分离方法(2)是 ,分离方法(3)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