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NH4HCO3溶液:K+、Na+、SO42-、OH- |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
C.0.1 mol·L-1CH3COONa溶液:Mg2+、H+、Cl-、SO42- |
D.Kw/c(H+)=0.1 mol·L-1的溶液:Na+、K+、SiO32-、NO3- |
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业合成氨 |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
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
D.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氨溶于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来贮存,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
C.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
关于下列溶液的一些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室温下,①pH=4;FeCl3溶液;②pH=10;Na2CO3溶液;③pH=2;HCl溶液;④pH="3" CH3COOH溶液;⑤pH=11NaOH溶液;⑥pH=3NH4Cl溶液
A.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④、⑤=⑥ |
B.④、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的电离程度 |
C.⑤、⑥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是c(Cl-)>c(NH4+)>c(OH-)>c(H+) |
D.②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 |
已知pAg=-lgc(Ag+),pX=-lgc(X-),利用pX与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某温度下,卤化银(AgX,X=Cl,Br,I)的三条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B线表示Ag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线是AgCl,C线是AgI |
B.三条线一定是平行的 |
C.d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 |
D.e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等微粒)。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加热,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2)取原溶液加碱,调至溶液呈碱性,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取原溶液加氯水,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微粒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